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国土部严查开发商囤地 下半年房地产或将荡秋千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09-08-26 04:09

[摘要] 国土资源部近日表示,在确保拉动内需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的情况下,下半年要加强土地的批后监管,防止趁机搭车圈地。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在近日出席世界华人不动产论坛时回应:我国城乡发展建设用地预留数量是足够的,对开发商闲置及低效利用土地,国土部将进一步予以规范。

国土资源部近日表示,在确保拉动内需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的情况下,下半年要加强土地的批后监管,防止趁机搭车圈地。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在近日出席世界华人不动产论坛时回应:我国城乡发展建设用地预留数量是足够的,对开发商闲置及低效利用土地,国土部将进一步予以规范。

住宅市场供应不足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7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楼价继续步步攀升,而普通民众的购买力早已赶不上其上涨的节奏。

在房屋销售供不应求的环境下,楼价势必还将上涨。7月北京住宅市场供求比为1:2.99,连续八个月成交量大于供应量;商品住宅市场的供求比为1:3.26,商品住宅市场连续八个月的供低于求,并且7月继续下行。住宅供应量的一直不足,难道真是因为市场无地开发,楼市真的“地荒”了吗?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机构20日公布的一项关于12个城市土地数据研究报告称, 40家知名开发商于2003年至2009年上半年间获得的住宅土地中,目前“在售”和“售完”的地块仅占43%,剩余57%的土地尚未形成实际供应,其中27%的土地“待开发”,30%的土地“规划在建”,没有形成实际的销售量,正是“闲置”造成了楼市“地荒”假象。

报告称上述数据是40家知名开发商6年多来在北京、广州、深圳等12个重点城市的拿地及开发情况统计而来,统计地块共计270幅。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据此认为,正是大量已出让的土地没有转化为商品住宅而上市,造成了目前楼市短期供应的紧缺,形成了“地荒”假象。

据悉,北京今年采取“多储快供”的策略,投入上千亿元用于储备土地,并根据储备和需求情况,主动调整供地节奏。广州计划供应商品住宅用地250万平方米,大大高出去年供应量。福州、南昌等地也纷纷表示,将增加土地供应,稳定房价

政府监管必须到位

但即使加大供应量,如果开发商继续囤积土地而不进行开发的话,相关政策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国土部出台下半年严查囤地不建的政策,就是希望增加开工数量,使房屋供应量达到市场需求,从而企稳房价。近期,北京,上海等地的领导也纷纷表态,不能容忍高房价的存在。而政策的实施能否到位,就要看供地后的监管力度。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表示:囤地不建的情况能否解决,关键是看地方政府的态度。

同时,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王世元二十三日在长沙举行的“二00九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要建立评奖惩分明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体系,并纳入地方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联大四方总经理杨少锋表示:要解决好企业囤地的问题,房地产行业的体系和制度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因为现在的拍地制度,企业无法确定今后获得土地的情况。所以如果开发商现在不囤地,今后的生存可能就会出现问题,而囤地不建,政府的相关政策又是必须打击的。这是一个很矛盾的情况。由于土地是稀缺资源,企业这么囤地不建肯定也是不成的。其实这个相关的政策一直在实行,就看执行的力度如何。

[阅读延伸]:

国土部:用地量同比涨20% 下半年严查囤地

下半年国土部将加强土地批后监管 严查囤地未建现象

三十家房企欲圈钱千亿 开发商借IPO囤地或将受禁

相关阅读:

囤地之争:国土部和开发商谁之过

看起来,“囤地”论让国土部和开发商都很受伤,谁也没有得到舆论的支持,相反迎来的是全面讨伐。

本轮事件肇始于国土部网站上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题目叫做《单靠供地难抑房价》。该文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政府无条件向开发商提供1亿平方米土地,开发商马上会囤掉7000万平方米,剩下的3000万平方米才会慢慢规划开发。

在当前大部分舆论将土地供应不足导致地王频现,进而地价推高房价作为讨伐国土部的武器时,此文为之辩解的意味相当浓厚。言外之意,就是土地供应环节不会影响到房价,开发商的逐利动机才是当前楼市矛盾的根源。

不过,很多人都似乎忽视了这只是一篇署名文章而已,而且作者本人也并非国土部官员,并不能完全代表国土部的意见。而且,即便文章真正表达了国土部内部真实存在的一种意见,但只要拥有一定的智力水平,国土部的官员们还不至于如此“明目张胆”地敢于在当前的舆论氛围下引火上身。

据笔者私下了解,国土部内部确实有些人士存在对一些开发商的不满,但从政策法规上来讲,他们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对开发商囤地行为加以完全约束——因为在当前的土地监管制度设计下,开发商起码在两年之内的囤地行为是不违反任何规定的。

即便是近期国土部要全面清查批而未用土地,打击囤而不建,但这也并非针对开发商囤地,在保增长扩内需之际,国土部的首要工作还是要让地方政府推出的投资项目能够有地可用。对他们来说,如何约束地方政府的土地扩张才是重中之重——毕竟从历史经验来看,违法违规用地的主体是地方政府。

而任志强呢,这位房地产界素来以大炮为名的大人物,自然不肯放过这个可以炮轰国土部的机遇,甚至反攻倒算,用北京市政府供地不足的数据来抨击国土部,实际上,后者无法真正约束地方政府的供地行为。

可叹的是,任志强自己领导下的华远还远远算不上囤地的大户企业,华远自身的体量早已称不上一级的开发商,如果不是老任频频放出惊人语录,在不少房企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形势下,还会有多少人去关注在北京业界慢慢摸爬滚打的华远呢?

任志强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靶子——即便他还算不上。

平心而论,国土部和任志强都没有错,屁股决定脑袋,无论是从部门利益出发还是从企业利益出发,阐发自己的观点是合理的,其权利也是应该受到保护的。

而对于社会舆论来说,在热衷于坐山观虎斗的同时,似乎忘记了应该去批判的对象——地方政府。

原国土部副部长、现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元近日即坦承,虽然我们是土地公有制国家,如何调控土地、供应土地,本来应该比土地私有制国家更容易操作,但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李元说,地方政府有个卖地的倾向,社会资金充裕的时候,利益导向决定了他肯定想卖高价地,土地供应集中到了建高档商品房、商业楼宇上面。而社会资金紧张的时候,地方政府又难以筹集到土地开发的资金,就千方百计的多卖土地。

这也道出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供地的强大影响。去看看2008年频频高喊要救楼市的城市,多是土地财政占比较大的地区,而一直表态不救楼市的深圳,据报道称土地收入只占财政收入的10%不到。所以深圳敢于表态不救楼市。

“很多时候谴责地方政府,说是短期行为,但是谴责没有作用。”李元说。

确实如此。从国土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来看,并无上下级的约束力度,地方政府序列中负责土地供应的国土部门,从人事和财政上还要听从于地方政府,如果地方政府要求保障土地收入,可以预想地方的国土部门会如何操作。

回到前面说的囤地现象,我国已经规定土地出让后两年内不开发就要无偿收回,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晒太阳的地王,说到底还是地方政府不作为。

如此看来,舆论抨击国土部和任志强们,实在是找错了对象。地方政府靠地生财的短视行为,才是地价,乃至房价的祸首。

[阅读延伸]:

开发商呼吁政府加大土地供应 坚称多拿地才能稳房价

惠铭生:企业拿地没有一个不行贿 背后有啥潜台词

发商自曝拿地潜规则 地王身后现官商利益分成

更多>>>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重庆特价房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